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陈丙娟 发布时间: Apr 19, 2023 3:25:00 PM 【字体:

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和平县阳明镇第三小学  陈丙娟

    摘要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许多学校都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了学校的教育体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把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呢?笔者将从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国学经典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国学经典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以提高人才竞争力。《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可见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合国学教育。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把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呢?笔者将在本文中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见。

一、什么是国学经典?

它是指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一般认为是经、史、子、集四部以及蒙学读物“三百千”和“六艺”等的总称。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是《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等重要著作。这些经典根植于中国千百年来社会、历史的特殊环境中,历经了数千年的发酵,发展至今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积淀。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国学经典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关键作用,而以国学经典作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民俗活动、俚语俗语、古典诗词、经典名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等,这些知识分布在1-6年级的课文、课后知识拓展、百花园等板块中,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可以说,它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及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小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够仅仅关注学生技术层面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关注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倘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讲解、记忆规律性知识,忽视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从而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必然会导致语文的危机,这也不符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如果任由这个情况发展,民族文化的危机恐怕也是必然出现的结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国学经典的方法

    1.加强诵读,感受国学经典

    我们学校每天都有半小时的朗读课,我就要求学生们在朗读课和课前五分钟尽量读《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宋词》、《弟子规》、《小学生必背80首唐诗》、《成语故事》等国学经典书籍。让孩子们徜徉在古诗文化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国学文化的魅力。这样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便悄无声息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紧扣文本,融入国学经典

    语文课本其实是国学的载体之一,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古诗词、文言文,还有更多介绍中国传统民俗、独特风情的文章。这些传统的内容本身来源于祖国大地,甚至来源于我们身边,让学生们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心态和思想去体会、去欣赏,定会在学到语文技能技巧的同时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感叹,因古人的高洁而赞美,为生在这样一个文化资源丰富、山河壮美、人民勤劳的国家而深感自豪。看看吧,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一则寓言,一个神话故事,都经过了历史风霜雨雪的洗礼,都是难得的灵动诗篇。为了让心智未开,见识有限的小学生愉悦地学习并收到好的效果,我在课堂上很注意培养他们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例如教年级上册《范仲淹》一文时,在学习了范仲淹如何刻苦学那一部分时,相机引导学生说出了解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学生能说出许多故事,如《囊萤映雪》《闻鸡起舞》《临池学书》《凿壁借光》等,我相机挑选一个经典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布置学生回家搜集阅读其他几个故事,这样学生的收获就大了,既加深了读课文的理解,又拓展阅读了不少内容,可谓一举多得。教《题西林壁》时,就通过讲述一些庐山神话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趣;教《庐山的云雾》时则通过多媒体展示雾霭朦胧的庐山真面目,来启发学生认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并配上声乐,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结合阅读写作,捕捉国学经典

   三字经上讲,七岁的孩子能作诗,古人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写作能力呢?其实这是古代语文学习的长处所在。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记诵许多的文章,从而使识字、阅读、写作等素养得到提升。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将国学经典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尽量选一些文笔生动、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段,用一些涵义深刻、充满感情的词句把要训练的内容联成一体。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篇章结构的整体美,在自己写作时做到思路清晰;可以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捕捉灵感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体验写作时情感涌动的快乐,并反过来激发学生读写的热情。我充分抓住这一特性,常让学生以读后感、日记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再顺便出一些拓展练习,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稍加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升华都很有益处。

   4.组织活动,体验国学经典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课堂学习之外最好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课外活动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之后,都会定期举办一些鼓励性的课外活动来激发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话剧表演”、“班级特色诵读赛”等活动,又如围绕“读圣贤书、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做有德人”这几个方面,我会在班内评选出“诵读之星、书法之星、语言之星、感恩之星”。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三字经》《论语》背诵接龙、古诗文的背诵比赛、古代文人故事会等不同形式的比赛,举行诗人词人推介会,向同学介绍自己崇拜的诗人、词人以及推崇他们的原因,向同学推介他们的优秀作品以及自己喜欢的作品。我还在注重利用各种传统节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端午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的又来以及当中包含的经典故事;中秋节可以让学生了解嫦娥奔月的经典传说和中国古人对于月亮的向往,并且教授以相应的古诗文,让学生在寓学于乐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放松身心。总而言之,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给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才能增强孩子们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访问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