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为中用,与时俱进 -----用西方美学全新解读《论语》十二章

罗瑞芳 发布时间: Apr 19, 2023 3:23:00 PM 【字体:

西为中用,与时俱进

-----用西方美学全新解读《论语》十二章

 

 

佛山市禅城区澜石中学    罗瑞芳

    摘要:西方美学既可以作为全新解读国学的工具,又是西为中用的经典案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部分奥秘在于“接受美学”的全新解读,《论语》常读常新是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实践和运用,《论语》十二章和NLP(神经语言程序学) 的十二条精髓相结合,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本文既有运用西方美学,探讨“《论语》十二章”教和学,也有融合《论语》十二章和NLP的十二条精髓,探索治学带班的路径。本文致力于把西方美学作为工具,全新解读“《论语》十二章”并与时俱进。西为中用,在传承《论语》的实践中,让国学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关键词:西为中用全新解读《论语》十二章西方美学与时俱进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风起云涌的国学大潮中,那些有志于《论语》的弄潮儿,有的“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有的正从潮头向浪尖进发,有的还在最低的波谷艰难求索……我认为致力于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提倡并且意义深远的。

《论语》走进小学课堂是在语文课本的“知识积累”中,小学生已经背过《论语》中的许多金句,在珠三角的小升初的面试中,已经需要默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样难度的句子了。《论语》走进中学课堂已经多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0课,由十多年前的《论语》十则,改版到现在的《论语》十二章,陪伴师生成长,已经多年。

《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涵盖了儒家思想、个人修养、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主要侧重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孔子自述从十五到七十岁的不断学习的精神成长过程------学习的终极大法是“学而时习之”,学习的修养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修养,修养的原则是“吾日三省吾身”,学习的原则是“温故知新”,学习的手段是“学思结合”,学习的品质是“安贫乐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好之不如乐之”,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和见贤思齐”,学习的时间是“不舍昼夜”,学习的志向是“不可夺”,学习的效果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

由此可见,《论语》十二章是关于学习的系统理论和亲身实践,孔子及其弟子用自己的学习经历,既印证了学习理论的系统性,又实践了学习理论的可操作性。孔子从十五岁有志于学,到七十岁能够从心所欲,成功的关键就是终身学习。曾子通过“一日三省”这种独特的学习修养,成为七十二贤士之一,颜回更是安贫乐道的学习典范。因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凭借的是它的真知灼见和学习实践的成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部分奥秘在于可以用“接受美学”全新解读并与时俱进。

 

“《论语》十二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个从接受到全新解读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姚斯认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接受出发,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在《论语》十二章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对《论语》十二章的接受,也有一个与作品的对话过程:我不断发掘出《论语》中隐藏的种种意蕴。比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时代,孔子既懂得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从而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他更清醒地看到金钱的罪恶,懂得精神富足的意义,高度赞美颜回的“安贫乐道”并和一众弟子身体力行,成为万世师表。

我留意到学生对《论语》十二章的接受,也有一个与作品的对话和重新解读的过程。比如:对学习境界的比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和比较,都认同学习境界的高下之分,也认可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的学习境界的不断提升,从而懂得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生在和《论语》十二章的对话中,运用接受美学的基本方法,不断升华《论语》的社会意义,深化《论语》的社会功能,培养了师生对学习、功名和精神追求的认识,从而改变了对社会的态度,调整了自我的心态,这应是《论语》的作者们所希望的,也是无论任何时代读《论语》都常读常新的原因吧。因此,《论语》的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接受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对《论语》持一个不断接受的开放心态。

运用接受美学来解读《论语》,使得《论语》呈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论语》的“接受学习”要求每个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断解读和重构《论语》十二章,每个人每一次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接受,一次次的解读之后,会有一次次更深入的接受。每一个“接受者”,主动运用所接受的知识或技能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运用“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的学法,使零散的各科知识体系化、系统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品质。

师生在解读《论语》十二章的过程中,还特别留意到“格式塔效应”并富有创意地加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一加一大于二,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它的学习理论以组织完形法则为基础,由顿悟学习、学习迁移和创造性思维构成。《论语》十二章的学习理论与之惊人相似。

1)顿悟学习(insightful earning)就是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的关系而发生的学习,学习和解决同题主要不是经验和尝试错误的作用,而在于顿悟。《论语》十二章提倡的“学思结合”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重新组织学习环境并突然领悟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顿悟的。同理,“乐之”之所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在不断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达到了顿悟的最高境界。

2)学习迁移(learning transfer)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是两种学习材料中的共同成分作用于共同的神经通路的结果,也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的领悟。《论语》十二章反复强调学习的终极大法是“学而时习之”,学习的基本原则是“温故知新”,这也和“学习迁移”理论不谋而合:首先每一种“学习”需要先“学”后“习”,并不断重复,当一种“学习”完成后,它就可以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将已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种情境中,从而产生了“温故知新”的学习迁移。当大量的旧识和新知融会贯通之后,学习迁移也达到了最优化的程度。

3)创造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形成新的完形。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并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创造性思维都是遵循着旧的完形被打破,新的完形被构建的基本过程进行的。

《论语》十二章倡导的学习态度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完全打破了对老师的标准和要求,用全新的标准诠释了择师的内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每人都可以是别人的一字之师或一技之师。这种创造性思维对求学和拜师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讲究礼制的孔子时代,它的前瞻性和创新性都令人动容。

“格式塔效应”及其学习理论,对师生解读《论语》十二章,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不由自主地运用创造性思维和《论语》的学习原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当遭遇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时,就能运用“学习迁移和顿悟”理论,结合《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从容应对并豁然开朗。很多学生经常开心地说:老师,我懂了,也知道怎么做了;老师,我挑战成功了;老师,我的难题解决了。

 

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合《论语》十二章的理性思考,运用NLP的十二条精髓,有效探索了治学带班的路径,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N (Neuro) 指的是神经系统,稳定的身心素质,结构及逸动的身心状态,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L (Linguistic) 是指语言,沟通中所用的字眼、短句和音调及一切身体动作,还有内心的对话,想象也属语言。P (Programming) 指程序,为产生结果需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通过语言来影响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同样,他人也通过语言来影响我们。思维上及行为上的习惯,就如同电脑中的程序,可以透过更新软件而改变。NLP是研究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也被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

NLP的重要法则被运用于了解人类经验和行为及其改变。NLP专注于修正和重视大脑的设计思想模式,以求更大的灵活和能力。NLP不断吸取逻辑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并用以整合形成自身的学术论点和逻辑体系。

NLP12条精髓来解读《论语》十二章,运用NLP的策略探索治学和带班的路径,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而且有意义的事情------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的独特。在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论语》十二章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的前提,就是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异,“三人行必有我师”无疑是求同存异的指导性纲领。制定班级奖励细则时,有必要把“见贤思齐”作为总则,凡是虚心请教和乐于助人行为,都可以列入奖励细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推动自己的行为。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弃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而去接受另外一套。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不但明确肯定颜回的价值观,还高度赞美了颜回的信念,这样不但颜回本人一直坚守“安贫乐道”,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都会信守下去,这就是自己推动自己的力量。所以在制定班规时,应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不断讨论,反复修改,被肯定最多的那些就是班规的原型,落实班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推动自己的过程。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在三赢(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说道理往往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故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应加以检讨。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强调个人先做到“我好”------博学笃志,接着做到“你好”------切问近思”,那么自然“世界好”------仁在其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是行为和感性的力量,“仁在其中”这是理性的认同,这就是有效果。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有效果”,而不是“有道理”。

 四、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每个人运用感官把资料摄入,经由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并储存在脑中。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事情的影响便会改变,对事情的感受亦会改变。因此,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人生便会有所改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心路历程,就是改变自己脑中世界的过程,也是自主选择、自我历练的精神成长过程,这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师生经由感官经验塑造的一个个自我,就是班级形象的雏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塑造的班风和学风,就是班级文化的前身。

 五、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沟通的效果,来自声调和身体语言的比文字更大。沟通信息的送出与接受,在潜意识层面的比意识层面的大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同样的反应。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个特定的交际场合,“人不知”是沟通不畅,我的回应是“不愠”,这种和谐的气氛,使得起先不顺畅的沟通最终成功了。因此沟通产生的效果,确实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成功沟通的先决条件是“君子不愠”。看来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取决于老师的君子风范,得到学生积极回应的关键是老师控制火候的技巧。

 六、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世界上每样事物都在不停地改变,不肯改变的便面临淘汰或失败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地改变做法,才能保持与其他事物的理想状态。“做法”是规条,目的是取得价值,实现信念。维持最有效果的规条,就是灵活地不断修正做法,保证取得价值,实现信念。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的目的不是简单重复旧的,而是为了“知新”,“温故”是“知新”的必由之路。在对“故”的灵活修正中,“旧”质变为“新”,“新”升华为“师”,“故”的价值和信念都通过“师”得到了保留和更新。

建设优良学风,需要“温故知新”的策略和行动。师生通过不断地“温故”达到“知新”,从而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最终建设优良的学风。

七、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有第三个方法的人,通常会找到第四、五个,甚至更多。有选择就是有能力。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有机会找到并改变它。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只一个。“总有办法”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开放的心态,使得万事皆有可能,方法总比困难多,选择更是多种多样。初中生从小学的三、四科增加到七、八科,学习压力陡然加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变得特别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给初一新生找到了选择和方法,学习小组的组建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也都因此变得富有活力。

八、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有意识地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弄清企图经由该行为得到的价值是什么。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儒家认为“仁义”是自己的最佳利益和深层需要,并且乐在其中,“不义”是儒家潜意识里极力回避的东西。在创建班级文化中,找到每个同学的最佳着力点,整合为全班的努力点,比如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并融入新集体,通过校运会凝聚全班的向心力,通过大考唤醒沉睡的上进心,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导,那么这些深层的共同需要,就会引导整个班级走向正确的方向。

九、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每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和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提升大脑的运用,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运用大脑的能力,已有大量的技巧发展出来,人类比以前更易提升效率。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而改变人生。成功快乐的人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内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产生出来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发现了学习之乐和朋友之乐,对学习和交友之乐的成功体验,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也把交友的风险降低了,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大脑对学习和交友的潜能,使各种学习本身产生了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还把学习的最高境界和学习的乐趣联系起来,不但提升了学习的境界,也把人脑的机能发挥到最佳的程度,使得每个学习者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十、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灵活是有一个以上的选择,最灵活的人是最有能力的人。灵活来自多凭观察而运用环境所提供的其他条件,灵活是人生成功快乐的重要因素。灵活亦是自信的表现。容许不同的意见和可能性,便是灵活。灵活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容许找出双赢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而三赢)。“流水”是学习灵活的最好老师。灵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做出转变;而固执则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做出转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既在感叹时光易逝,也在感叹流水的活力。他清醒地意识到美好的人生正像这流动的活水,既生机勃勃,又转瞬即逝。因此人生的明智选择是既要保持流水般的活力,又要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这样的人生才是快乐无悔的人生。

十一、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人生里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达致完善。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每次都变成了学习和新的转机。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明智地看到:人生可以失意,军队可以完败,但是志不可夺。这就像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肉体可以被打败,但是精神屹立不倒,这也是茨威格笔下的“伟大的悲剧”:肉体消亡是人生的悲剧,但是精神的伟大却更彰显其伟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渗透抗挫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必要的。

十二、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该动机,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使我们在该事情之中有所学习。学到了,不满情绪便会消失。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共同目标,能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能使老师找到更好的沟通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学生动机背后的价值观。师生的沟通在彼此深入的学思之后,应该更加顺畅。

 

至此,《论语》常读常新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一些奥秘,已昭然若揭。当《论语》遇到了接受美学,联手了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了NLP的策略,她就焕然一新并且与时俱进。当国学遇到西方美学,西为中用之后,一切变得那么神奇而且美妙!

 

 

 

                          参考文献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2-5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第3版)

2、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71-7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3版)

3、《国学》(三)《论语》精读(上)(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国学课程协同开发与建设实验教材,2015年9月)

4、《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宁等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叶浩生. 心理学史(2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53-158.

6、车文博. 西方心理学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25-432

7、NLP与NAC区别与联系漫谈 (心江湖心理学,2013-7-10)

 


访问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