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 ——论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国学教育质量

刘桂云 发布时间: Apr 19, 2023 3:22:32 PM 【字体:

引读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

——论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国学教育质

广东肇庆中学语文科     刘桂云

  摘要:国学经典是国粹和精华,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状却令人堪忧:学生将国学经典视作包袱,教师在教学中方法单一。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阅读兴趣、年龄特点和感性观念等方面,提出改进国学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国学经典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文化的凝聚,是先进思想的体现。随着上世纪末“国学热”的兴盛,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也受到普遍重视。语文教材中相应增加了国学经典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正在修订的各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进一步加大了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作品的比重;另一方面,2015年教育部已向全国推行标准化的“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即“国学教材”。这两方面,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挑战,又对现有课程理论造成冲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国学经典认知度并不高,常常生搬硬套,视作包袱;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讲解也缺乏深入,缺失系统。如何有效提升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教学质量,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

一、 中学国学经典语文教学的误区

国学经典范围广泛,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礼记》等;史部,包括正史与各类历史性的记述,如《史记》《后汉书》等;子部,包括诸子百家,如《老子》《庄子》《荀子》等,集部,包括各类诗文子集,如《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等。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发越突显,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无不高度重视国学经典的教学,但“油去灯不亮”,国学经典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无论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一些误区,使国学经典的教学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

(一) 应试教育为主,能培养缺乏。

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过度看重考试和成绩,只是要求学生把课文、注释和译文死记硬背下来,采取重点字词解析、重点背景阐述,重要段落背诵等方式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国学经典的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培养。国学经典变化无穷的语言形式、蕴含的文化内涵不能融入教学之中。在国学经典教学之前,既没有启发性的引,又没有意境的诵,学生自然无法领会国学经典的趣味,加之时代久远,学生无法感受国学经典的意境与美好,久而久之,国学经典就成了学生沉重的“包袱”。学习国学经典就只能采取简单的死记硬背。教师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却无法让学生提高成绩和兴趣,久而久之,也心生倦意,觉得国学经典难教难学。

(二) 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古今结合。

目前的国学教育也存在问题,最集中的体现在没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架构,没有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部分学校国学教育普遍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的倾向,而且高中语文教学一直是在高考应该教育指挥棒下进行的,有明显的功利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学语文教师本身缺乏自觉意识,短期功利倾向严重,对国学经典的应试考点重点解析,生搬硬套;二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国学底蕴积淀不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也只停留在浅层次,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自然无法触动学生心灵。三是学生本身自小就在作业功课的伴随下长大,除了书本知识和应试内容,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即使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也大多数是“诛仙”“鬼吹灯”之类的猎奇书本,没有营养和美感。

二、 改进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国学经典的教育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另一方面,学生英语水平在普遍提升,汉语水平、人文素养却严重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语文教学承载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现任。语文课也自然成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接受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是打开语文学习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向学生们介绍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人生哲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了解学生阅读取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国学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炼的词句,对培养学生们的语感、发展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都有独到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先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兴趣,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就一个班级而言,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阅读积淀,也有着不同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想全面地因材施教,确实很难。但学生学习的群体性特点很明显,年龄上的接近使学生们有着大致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内格,学习文化背景也大体相同。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这些共性,才能引导学生爱上国学经典。从年龄特点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读书的兴趣与取向是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学生读书的兴趣与取向有时盲目而冲动,阅读只盲从或者暂时的情感与其一的心境相契合。换而言之,学生们对传统经典并不是没有兴趣,而是缺少必要的平台与引导。教师要解决的事,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有目的地讲解国学典籍,在国学经典中寻找和学生心灵相似的契合点,在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中,为学生与国学经典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国学的精粹化作涓涓细流,融入学生心田。

(二) 寻找心灵触点,感受文化精髓。

国学文章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及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经典诗篇依然有着强烈的生命力,意境与美感跃然纸上。相比现在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碎片化的直白传播文章,这类国学经典犹如高山仰止,令人惊叹。虽然时间久远,但古人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美真善的追求、抨击黑暗的勇气、敢爱敢恨的真诚,这些人类社会宝贵的闪光亮,却是历久弥新,古今相通。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关键是要通过让学生喜爱的渠道引导学生去探知古代的美感。学生对传统国学经典著作,一开始的感觉是陌生的,面对浩瀚的国学经典,不知如何读,也不知为何读。究其原因,是缺少恰当的引导,需要教师指点迷津。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找到最能触碰学生心灵的触点,这些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吸吮古人留传至今仍然芳香的文化精华。例如,前段时间在微信上广泛传播的“蓝瘦”“香菇”等段子,语文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引导:古代文人失恋时就可以说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如果没有足够的国学素养,就只能空喊“蓝瘦”“香茹”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既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甚至可以将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与课外学习相连。比如开设专门的国文阅读课,或开设文学沙龙,或开设“文学名著与电影欣赏”,或成立国学经典诵读班,都能够寻找到心灵的共鸣,让学生能够在热爱国学的氛围中去寻找国学经典的意境与美感。

(三) 感性诵读经典,拓宽人生情境。

国学经典是经典的文学,也是智慧的人学,文学的视野就是人生的视野,在文学视野中可以为学生开启和拓宽人生的各种情境。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多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读诵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老师要舍弃专业研究领域常用的考证、释义等枯燥的记忆知识的教学方法,多专注于文学本身的力量。带领学生多诵读经典文章,还原文学生命,让学生从文本直接感受国学的多元思维与动人真挚的情感,为养成学生终生学习阅读奠定基础。如果片面地只追求字词的解析,就会无形中消磨了学生所有的阅读兴趣。这些经典的国学文章,可能穿越时间,来次古今对话,让学生的心灵融入当时的历史背景,感受作者的心灵情感。诵读之后,变可以与学生讨论些人生的情感态度与人生选择,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的升华,经典的魅力就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字词的解析也就融合贯通。感性的累积最终会达到理性的高度,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为学生架起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国学经典中拓展情感体验,以情感触动沉思,培养学生成熟的理性和丰富的感性,在理性与感性交织融会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性。

结语

国学经典能够帮助学生打开面向历史、面向古人的一扇窗,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寻找成长的契合点与心灵的共鸣点,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掌握学生阅读取向,寻找心灵的共鸣,感性与理性共举,必然会营造一个芬芳四溢、崇尚国学的教育乐园。

 

                    参考文献

[1] 蔡秀敏.国学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思考.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6

[2] 陈杰思.国学的历史命运与现代价值.东南学术.


访问量:
相关阅读